创娱开源帮助中心

首页 >> 游戏资讯
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通知
来源:本站 作者:超级管理员 2022-08-15 03:40:00

摘要:

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通知?关于防止未成年沉迷网络游戏通知?近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进一步收紧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

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通知?关于防止未成年沉迷网络游戏通知?

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通知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进一步收紧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各网络游戏公司只能在周五、六、日及法定节假日每天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严格执行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登录要求,不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各级出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相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依规对未严格执行的网络游戏企业进行严厉处理。

通知提出,积极引导家庭、学校等社会各界共管共治,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监护责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新闻出版总署有关负责人

回答记者的问题就好。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关负责人就《通知》出台的背景和要求接受了记者专访。

问:请介绍一下该公告的背景。

答:近年来,我国网络游戏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家长反映强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高度重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2019年发布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成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络游戏实名验证系统,实现了合规接入网络游戏,为进一步推进防沉迷工作奠定了基础。近期,不少家长反映,部分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甚至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让不少家长苦不堪言,成为人民群众心中的痛。希望采取切实措施,严格落实实名验证,进一步限制和压缩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段。是青少年祖国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培养。针对社会反映的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网络游戏问题,新学期伊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发通知,对网络游戏防沉迷工作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努力推动防沉迷工作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问:《通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通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立场,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宽进严出,聚焦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关键环节,主要提出四项措施。一是在原有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段,要求网络游戏企业大幅压缩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的时间。各网络游戏企业只能在周五、六、日及法定节假日每天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二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建成运行后,重申严格执行网络游戏账号实名注册要求,明确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必须接入该系统,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必须使用真实有效的身份信息注册登录游戏账号。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访客体验模式)向未实名注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三是加强防沉迷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针对网络游戏企业提供游戏服务时限、实名注册、规范付费等要求的落实情况,出版管理部门将加大检查频率和力度,对那些未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行的网络游戏企业进行处理。第四,积极引导家庭、学校等社会各界行动起来,切实承担起监护职责,共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形成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合力。

问:《通知》严格限制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是出于什么考虑?

回答:每一代青少年都会有自己的游戏。网游互动性强,身临其境,模拟性强,操作简单,自然更有吸引力。未成年人还处于身心发展阶段,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对网络游戏过度使用,甚至产生依赖,因此一直是网络游戏管理和防沉迷工作的重点。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规定,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长,法定节假日每天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日子每天不得超过1.5小时。很多家长反映这个标准还是比较宽松的,建议严格压缩。考虑到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的需要,本通知对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段做出了更严格的限制,更好地引导未成年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社会实践和各种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同时,这一规定也体现了今年6月1日起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要求,即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对未成年人设立相应的时间管理。在“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得在每天22: 00至次日8: 00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基础上,顺应群众呼声,作出了更严格、更细化的规定。另外,之所以给未成年人留少量时间,主要是部分老师和家长反映。适度接触游戏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尤其是一些体育游戏和编程、棋牌、围棋等游戏,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积极作用。另外,这个通知只针对网络游戏。对于网络游戏以外的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家长和未成年人可以根据情况自行把握。

问:如何更好地推动企业落实通知要求?

答:游戏企业是防沉迷工作的主体。他们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坚决落实防沉迷工作要求。这份通知再次明确了游戏公司防沉迷的责任。各游戏公司必须严格遵守,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全面设置防沉迷系统,严格进行实名验证,坚决落实对认证为未成年人的用户的时限控制和消费金额限制,以实际行动和结果向全社会表明诚意、诚信和责任。近两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加大了对企业防沉迷的查处力度。2020年共检查游戏数万款,会同各级出版管理部门约谈处理企业50余家,查处问题数千个。通知下发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开展专项集中整治,组织各地对游戏企业进行逐一排查,推动防沉迷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对于那些心存侥幸,敷衍了事的企业,我们会发现,我们对对方要求严格,绝不允许有任何的折扣和变通。下一步,新闻出版总署将根据《通知》落实情况和社会反映,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举一反三,查漏补缺,推动防沉迷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切实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问:家庭和学校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答:网游成瘾是一个社会问题。防沉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和行业要始终把防沉迷作为游戏管理的重中之重,严格执行防沉迷管理的制度和实施,扎实推进防沉迷工作;另一方面,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需要家长和老师更好地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切实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加强看护和陪护、约束规范,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上网习惯。例如,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建成后,为企业和用户提供了权威、准确的身份验证,为推进防沉迷工作迈出了关键一步。但与此同时,一些未成年人利用父母的身份信息或购买成年人的身份信息,绕过实名认证,突破身份限制,使得时限形同虚设,成为影响防沉迷效果的重要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家长加强监督和监管,学校加强教育和引导,更好地帮助引导未成年人理解和掌握法律规定,并严格执行相关要求。下一步,新闻出版总署将会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组织开展中小学专题教育,推动家长、教师和学生学习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培养和提高上网素养,督促家长加强对子女游戏账号的管理, 引导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核实真实身份,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的时间限制,形成落实防沉迷要求的社会合力。 我们也将督促网络游戏行业加强与家长、老师、学校的联动沟通,共同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曲阳长俞月热



上一篇:墨羽狼晒阿修罗级搭配(dnf墨羽狼阿修罗装备) 下一篇:光荣战国无双性能测试出炉(战国无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