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黄花菜成为全国黄花菜第一大县?大荔黄花菜简介?近日,渭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渭南丰收季》特别节目走进西北黄花菜生产第一县“大荔县”。寻访遍地黄花美景 揭秘黄花菜如何严控品质,树品牌带动农民增收。《渭南丰收季》特别节目通过对大荔黄花菜加工包装、产品销售、产业发展等全景展示,特别是在农残检测规范程序和食品安全保障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展现大荔黄花菜严把生产加工品质、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本报讯(记者刘洋)近日,渭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渭南丰收季》特别节目走进了中国西北第一个黄花菜产地大荔县。到处寻找黄花美景,揭示黄花菜如何严把质量关,树品牌带动农民增收。来看表演。
本次活动由渭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和Huashan.com联合举办,利用了优势资源。同时借助央视新闻移动、渭南移动、Huashan.com、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田甜快报等媒体平台,面向全国对大荔县黄花菜产业的历史、文化、产品加工、销售等进行全方位的现场宣传报道。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寻找黄花,揭秘大理一个没有忧愁的姑娘”。我们在直播过程中,邀请了大荔县委宣传部、农业局、苏村镇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嘉宾,就大荔县黄花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现场互动直播。《渭南丰收季》特别节目展示了大理黄花菜的加工包装、产品销售、产业发展,特别是在农药残留检测、食品安全保障等标准化程序上所做的工作,说明大理黄花菜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质量,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黄花菜成了大理农民致富的“不愁姑娘”。
近年来,大荔县政府高度重视黄花菜种植,黄花菜已成为大荔县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县黄花菜种植面积8万多亩,仅苏村镇一个乡镇种植面积就达2万亩。作为黄花菜生产的核心区域之一,黄花菜已经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黄金”产业。当地政府在寻求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也更加注重黄花菜项目绿色品牌的引导和自身品牌形象的树立。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澧县农业局农技中心植保站站长白:从防控方面,我们提倡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在使用的农药种类上,一个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还有一个是推广物理防治技术。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我县的黄花菜达到绿色无公害标准。
澧县苏村镇党委副书记王伟利:作为政府,一方面鼓励研发;通过招商引资开发深加工项目。第二年是鼓励人们种植绿色无公害产品。我们生产自己的产品。制作我们自己的视频。人们应该从食用安全食品的角度来考虑。
标准重量监管确保大理黄花菜质量
说到黄花菜的食品安全,大荔县的黄花菜年产量是1.6万吨。超过4000吨的黄花菜被加工和出售。作为中国西北最大的一枝黄花生产县。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也在为产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大仙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生产加工技术监督股股长赵中生:2013年我们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大理黄花菜》地方标准。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认可,颁布实施。本标准的制定,一是为了区分大理黄花菜与其他地区黄花菜的质量差异。凸显了大理黄花菜的高品质。作为我们的监管部门,这个标准的制定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监管。
据了解,大荔县目前有6家黄花菜深加工企业,这6家企业的年产量占全县黄花菜总产量的10%。其余90%的黄花菜由农业合作社和农户生产销售,以初级农产品的形式销往全国各地。对于深加工,要采取有效措施,对黄花菜深加工企业和职能部门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检查。
赵中生,生产和加工技术主管
通过这些有效措施,提升了黄花菜深加工企业的出厂检验能力。据统计,大荔县约有120家黄花菜购销企业,这120家黄花菜购销单位占全县黄花菜产量的82%以上。与此同时,大仙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这120个买卖单位进行了快速测试。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礼县生产加工技术监督股股长赵中生:目前检测结果都是合格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引领产业发展。
有了工业质量的严格控制,工业发展才能更加顺利。位于渭河之畔、沙园腹地的苏村,是大荔县黄花菜产业核心示范区。交谈中,孙伟立告诉我们,苏村从唐代以前就开始种植黄花菜。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在清朝康熙时期已经成为皇家贡品。目前,苏村镇有6500户农户,80%的农户种植了黄花菜。黄花菜产业每年给苏村镇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澧县苏村镇党委副书记王伟利:目前苏村镇黄花菜种植面积2万亩。在今后的发展中,将鼓励各村发展黄花菜产业园,引导和支持贫困户加盟,帮助他们尽快致富。
大荔县沙园地区种植黄花菜已有千年历史。大理沙园地区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日照时间长,适宜黄花菜生长。同时,大荔县正在积极推进沙园地区黄花菜的规模化种植,为全县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澧县农业局农技中心植保站站长白晓红:全县黄花菜种植面积约8万亩,主要分布在洛河以东的南沙园区5个乡镇。干菜平均亩产200斤,亩产值8000-1000元,年总产量1.6万吨,总产值6.4亿元,实现了专业村人均增收4000元,带动全县500多户贫困户脱贫。
近年来,大荔县把黄花菜作为农业特色产业,在苏村镇建立了万亩黄花菜现代农业示范园,形成了苏村镇和下寨镇两个万亩工业镇和30个专业生产村。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从业者,平均亩产干菜200多斤,平均亩产收入8000多元。黄花菜已成为大理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大荔县黄花菜于2007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产品,并被授予《绿色食品标志证书》号。2010年9月3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大荔县黄花菜实施地面标志产品保护,2012年3月28日,经国家商标局正式核准,“大荔黄花菜”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随着大荔县黄花菜产业的不断发展,这一产业也将为当地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加充足的动力,为老百姓增收致富开辟坚实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