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观后感?西南街的蝶变,是成都市不断铸造公园城市文明之魂,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动缩影。成都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面对2000多万成都人民的美好生活期盼,在连续5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的基础上,我们坚持不懈把文明城市创建与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
[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
光明日报记者周洪双
从成都地铁5号线父亲站出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扇古老的“门”,墙上写着“父亲”二字,两堵墙之间的一条小巷连接着一个垂直的住宅区。沿着小巷走,道路干净整洁,两侧排列着餐馆、百货、花卉等数十家商业店铺。人们的生活很方便。
这是西南街小区,以前是老院。“父亲”这个词道出了这个地方的悠久历史:它曾被误认为是司马相如父亲台地的遗址。1942年挖了一个防空洞,其实就是前蜀五代皇帝王建的“永陵”,但至今还保留着“父亲”这个名字。
居民王艳回忆起以前的环境时不禁摇头:“我在这里住了快30年了。在改造之前,我必须骑自行车出去至少两站才能到达一个方便的购物场所。整个院子又破又旧,夏天下大雨,积水能达到小腿高度……”
今年4月,改造后的西南街社区全新呈现,立刻引来无数关注。依托地铁站排水,这个老小区被改造成了城市购物、观光、休闲的新景点,为群众提供了宜居、便捷、优质的公共环境。
西南街的蝶变,是成都不断铸造公园城市文明之魂,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动缩影。
如今,公园城市已经成为成都一个重要的城市标签。成都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2000多万成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在连续5年成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谋划和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和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
以成都景观提升为重点,优化公园城形态,以市容市貌整治为重点,打造一环路“街头生活圈”,共实施拆除违法建筑和绿化工程2687处、背街小巷整治1979处;实施“绿色荣成,水乡天府”行动,加快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和环城生态园,建成天府绿道4627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2020年,成都空气优良天数将达到280天,“西山秋雪千窗”的诗意美景成为市民普遍的生活场景。
成都坚持以文化育人、以文化富市,建设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和社区示范点,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圈”,以筹办大运会、世博会等赛事和展览为契机,开展“幸福成都,美丽在文明”等群众性文明实践活动;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五创”,完善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等“成都榜样”树选机制。全国、省级道德模范55名,“中国好人”、“四川好人”730名。
成都坚持孵化培育志愿服务组织,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文明繁荣”平台注册志愿服务组织3.1万个,注册志愿者241万人。志愿服务逐渐融入公民的日常生活,凝聚了向上、向善、向美的集体人格。城市友爱公益的大爱进一步凸显。
《光明日报》(2021年11月09日04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